离婚都离得如此有质感,那个歌坛的东方不败张清芳,今天54岁了
文/落山风 图片来自网络及落山风提供
今天,是华语流行歌坛的“东方不败”张清芳的54岁生日。
作为自诩为张清芳大陆首席歌迷的风叔,竟还没有仔仔细细为多年爱豆写一篇什么,也是说不过去的。
今天这篇,意义特别。
前阵子张清芳和亚洲金融投资教父宋学仁离婚,霸占台湾娱乐新闻头条,却却一点都不狗血,而是处理得极为周全。阿芳被曝拿到了16亿新台币的赡养费以及价值数亿的豪宅,获得“自由身”,迈向人生的另一个阶段,也是可喜可贺。
用台湾著名主持人于美人的评价就是:连离婚,都处理得这么有质感。(中时电子报视频截图)
而我有保持20多年联络的台湾朋友说,“芳迷”(阿芳的歌迷)对张清芳离婚这件事,都是抱着“你开心就好”的心态,以及“说不定可以再出来多开几场演唱会”的小雀跃。
众所周知,宋先生管阿芳很严,开演唱会要报备,这也可能是他们感情破裂的一个原因吧。
阿芳的老板,以及她这桩婚姻的牵线人之一张小燕8月11日过72岁生日,阿芳在离婚新闻曝光后首度露面,精神焕发出席小燕姐生日派对,被小燕姐倍加宠爱站C位,连哈林哥破天荒带着主播太太张嘉欣出席,都被阿芳抢走版面。
张清芳当年嫁给宋学仁,和那种美女嫁给亿万富豪完全不同,不能称为“下嫁”,而是“门当户对”。她本身是有着销售量总计过千万的唱片圈“东方不败”,本身也是小富婆,和白手起家的宋先生遇见,是两个对家庭向往的人的组合。
今天风叔就要翻出多年收藏的传家宝,来写写这位传奇女歌手的辉煌歌唱生涯。
张清芳生于1966年8月31日,读的是台湾当时的“五专”——私立的“中国市政专科学校”,这个位于台北市文山区的学校,2005年已改名叫“中国科技大学”,阿芳当然是著名校友。
1984年,张清芳参加了台视的《大学城》节目,这个节目是要攻擂守擂闯关的,阿芳也曾有被人攻擂打败的经历。
张清芳以高亢清亮的嗓音,稳健的台风,在这个节目脱颖而出。
当时台湾非常红的男歌手罗吉镇,担任过这个节目挑战赛的评委,也对张清芳赏识有加。这个世界就是圈子太小,2006年,已转行做音乐版权生意的罗吉镇出任丰华唱片高层,那个时候张清芳是丰华的大师姐,但刚刚嫁到香港去了。
随后,《大学城》举行台湾大专青年歌谣创作比赛,张清芳获得最佳演唱奖。她在决赛的时候唱了一首《月琴》,而台下的评委,正是《月琴》的原唱郑怡。
《月琴》里有一句歌词“落山风向海洋,感伤会消失”,知道风叔的笔名怎么来的了吧?
这个比赛,是民歌时代举行金韵奖,发现并捧红了很多民歌手的新格唱片主办的。还是学生的张清芳,先是在新格出的一套《台湾创作歌谣比赛优胜纪念专辑之金韵奖创新系列》第二辑中出现。
张清芳在这张合辑中,和其他优胜歌手的歌拼在一起。
那个时候,张清芳的学校刚改名叫“中国工商专校”,她在专辑中唱了两首歌。
一首是《曾经拥有过》,当年的黑胶唱片制作多么有料,还有歌的简谱。
《曾经拥有过》是才女涂佩岑的作品,得到比赛第五名,后来她也进入歌坛出版过专辑。
另一首是《能不能》。
新格唱片随后还为张清芳,以及新格主办的第四届金韵奖冠军郑人文、第五届金韵奖优胜歌手陆晓丹出了一张合辑。
当时给三人的包装还是挺洋气的。
张清芳在合辑中有四首歌。
新格唱片虽然在民歌时代风头很盛,但后来在唱片工业大潮下却日薄西山,1990年代初实在坚持不下去了,只好卖给了滚石唱片。有一个来自彰化的小伙子任贤齐,1990年加入新格出了三张唱片就去当兵了,回来后发现他自己被公司打包卖给了滚石,小齐哥后来成为滚石的顶梁柱,那已是后话了。
张清芳在新格的这几首歌,版权现在都在滚石。滚石在1996年整理出版了一套金韵奖精选集,就收录了她的《是谁留下寂寞》和《曾经拥有过》
走民歌路线的张清芳,却没有签给新格,她当时一心是想进擅长包装的飞碟唱片,但没能成功。
彼时台湾歌坛盛行玉女风潮,林慧萍啦,杨林啦,后来成为陶喆老板的金瑞瑶啦,都是这样的类型,而天生一副八字眉,个头娇小,毫不起眼的张清芳,可能真不是飞碟的菜吧(谁能想到她后来会成为飞碟旧部出走后的丰华唱片的一姐呢?)
当时金瑞瑶这种高颜值日系包装美女歌手很红。
这时候,一个叫桂鸣玉的女老板,很大胆地签下了张清芳。那间唱片公司,叫点将唱片。
点将的LOGO,有人看成一个击剑运动员,但据说是一个拿着指挥棒的指挥家。
人称桂姐的桂鸣玉,在这之前,是新格老对手海山唱片高层的女儿,也在海山做过唱片。她自己出来单干之后,找来海山出来,刚刚退伍的男歌手徐玮,签约成为点将第一位歌手。徐玮则找来自己的战友陈焕昌合作,在点将做的第一张专辑《想不尽的你》大卖,为桂姐赚进了第一桶金。
这位陈焕昌,就是后来的流行音乐大师小虫先生。
徐玮出了三张专辑就离开点将了,后来他的市场大多在新马等地,曾经唱过大陆观众非常熟悉的新加坡电视剧《调色板》主题曲《城市节奏》。
张清芳于是成为点将签约的第一个女歌手。
1985年11月,点将推出张清芳的第一张专辑,名字太有噱头了,叫——
《激情过后》
《激情过后》狂卖了30万张,这在1980年代中期的台湾,是非常惊人的销量。
张清芳于是开启了自己销量女王的辉煌歌唱生涯。
《激情过后》大卖之后,1986年夏天,点将趁热为张清芳推出第二张专辑,名字叫
《我还年轻》
1987年11月,点将为阿芳出了第三张专辑——
《亲爱的请不要说》
这首充满欢快节奏,但暗藏忧伤情绪的同名主打歌,是很多大陆歌迷第一次认识张清芳的歌。
1989年,央视突然播出了一部台湾主持人赵晓君制作的音乐专题片《潮—来自台湾的歌》,向大陆观众介绍了一批台湾流行歌手,比如小虎队、姜育恒、王杰等,现在看来,这部专题片大部分都是飞碟系的歌手,但当年产生的影响力是惊人的。
张清芳的歌当时排在小虎队的后面,就是这首《亲爱的请不要说》,央视还把字幕打成《亲爱的请听我说》,一错就是30年啊。
小虎队因为这个节目在大陆爆红,而张清芳则几乎波澜不惊。这其实和唱片公司的市场策略有关,小虎队很快就有大陆引进版唱片跟上,但张清芳在台湾太红了,点将或许根本没在意大陆市场。
当年借着央视的影响力,中国青年音像出版社是在大陆引进过这盘磁带的,但装帧看上去像盗版,竟然用的是《我还年轻》的封面。
张清芳在点将,基本上是一年一张专辑,每张都稳定的高销量,1988年6月的第四张专辑是——
《寻回》
1988年秋天和1990年底,张清芳出版了闽南语老歌专辑系列,一共有三张,叫作——
《古早的歌阮来唱》
1989年4月,张清芳出了一张对她来说颇有意义的专辑——
《你喜欢我的歌吗?》
1989年10月到1991年2月,点将连续为张清芳做了三张民歌翻唱专辑,这个系列叫作——
《留声》
《留声》系列是公认的最佳民歌翻唱专辑,其中的《留声3》,也就是坊间常说的《出塞曲》,无意中被录成了一张发烧天碟,又因为选曲演唱等极为考究,多年来一直是HIFI发烧友的大神级唱片,各种载体唱片都出过。
进入1990年代,张清芳不仅没有在竞争激烈的台湾歌坛被淘汰,反而更夯实了天后的位置,走向事业之巅峰。
1990年代阿芳的第一张专辑,可以说是她个人事业的一个转型,既和当时台湾兴起的都市女人心绪潮流合拍(以《梦醒时分》为代表),又在自己的唱法上更靠近主流流行。
这张专辑就是——
《紫色的声音》
1991年,金牌制作人杨明煌再次为阿芳操刀了全新专辑,并远赴美国录音,这就是著名——
《迫不及待》(La California)
1992年,已有“东方不败”称号的张清芳,出版了两张专辑。
4月是不偏不倚的标准张清芳清甜小品——
《认真的眼睛》
只是大陆的引进版磁带,真是太……不走心了,是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引进的。
说到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,就不得不说1992年他家出的著名电视剧《爱你没商量》,前几天该剧的男主角谢园老师去世,以及丹丹姐光荣退休,这部剧又重新被讨论了起来。
这部剧的原声音乐,就是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和点将唱片联合制作的,片头曲是优客李林演唱的《爱你没商量》,片尾曲是张清芳演唱的《爱有谁能说得清》
《爱有谁能说得清》没有在台湾发行过,也没有出过磁带之外的音像制品。
1992年年底,张清芳的新专辑可以说“炸裂”台湾歌坛,那就张清芳唱片销量最高的——
《光芒》
《光芒》仅在台湾地区就卖了70多万张之多,排在台湾史上唱片销量的前20名之列。
过了一整年,在千呼万唤中,1993年12月,张清芳推出了去日本录音制作的专辑——
《左右》
1994年8月,点将出版的这张专辑,是风叔个人比较偏爱的——
《红色》
1994年的12月,点将非常用心地张清芳策划了一套两张的精选集——
《张清芳10年 串起每一刻》
1995年底,她出了一张水准依然很高,尝试多元化的专辑——
《大雨的夜里》
1990年代中期,国际唱片公司大举进军台湾市场,他们采用的也是直接收购的“快准狠”形式,完成对市场的布局。1996年,存在了13年之久的点将唱片,被英国老牌唱片巨头EMI百代收购。
张清芳在那年的6月,在点将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全创作闽南语专辑——
《无人熟识》
资本是没有情感的,资本只看利益。EMI收购了点将后,几乎全部歌手,不管有名没名,先统统遣散。但他们却给了张清芳一大至高待遇,那就是直接去EMI伦敦总部签约,她也成为EMI唯一保留的点将歌手。
1996年10月签约,12月就出新唱片,名字叫——
《纯粹》
1997年底,张清芳推出了她在EMI的第二张专辑,那就是——
《花雨夜》
张清芳虽然风光加入EMI,但却在世纪之交碰上了一个很大的瓶颈——唱片销量下滑严重。这之中有很多因素,公司签了更大牌的天后(你们可能知道是谁),资源就分散了;唱片购买主力开始有了很大变化;刚刚兴盛的网络给了实体唱片业几乎致命的打击,等等。
1998年夏天,张清芳出了她在EMI唯一的一张闽南语专辑——
《哎呦喂呀》
这张专辑却为张清芳拿到了金曲奖的最佳方言女演唱人奖。
1999年8月,张清芳出版了在EMI的最后一张专辑——
《只是张清芳》
1999年,迎来张清芳进入歌坛15周年,EMI当然不会放弃掉手里那么好的资源,出版了一张精选集——
《全芳味》
不过,风叔是真不太喜欢,也不想推荐这个版本的精选集。它的第一张是点将时代的歌,前两首是把《Men's Talk》和《大雨的夜里》做成舞曲版,不伦不类,选曲也不精道。第二张是EMI时代,曲目简直就是硬凑。
不过,阿芳在文案中说的那句话,还是让人满感动的
“只要还有一个人听我唱歌,我愿意再唱150年”
进入新世纪后,阿芳离开EMI,签给小燕姐,去当电台和电视台主持人,却有两年多时间,音乐是一片空白,这对于一个入行15年,中间一年都没停歇的女歌手来说,是不可思议的。
1999年,阿芳唱片约的空档,她为中国大陆和新加坡合作的电视剧《乌丫传说》配唱了片头曲《淡淡的忧》,尽管这部电视剧当年非常知名,但片头曲却没有出版任何音像制品。
字幕打错的歌名,也是一错20年。
这首主题曲是新加坡HYPE唱片机构的版权,当年在新马地区发展的大陆歌手孙楠是首唱,后来大陆电视剧《红蜘蛛2》的片尾,用了孙楠的版本。
终于,2002年开年,阿芳在丰华出版了她的全新专辑——
《等待》
张小燕请来著名作家张曼娟,写了整张专辑的歌词,让这张文艺气质十足的专辑,充满了智慧女人对话的迷人气息。
专辑中的《深邃与甜蜜》、《瓦上的舞蹈》、《我带你回家》等,都是值得一再回味的歌。
《瓦上的舞蹈》MV还有气质美女张钧甯刚入演艺圈青涩的演出。
2002年,丰华为张清芳做了三张专辑,第二张是4月的精选集——
《张清芳的好歌集》
风叔个人非常喜欢这个版本的精选集,16首精选歌曲,只有三首是EMI时期的(每张的主打歌),歌曲排列是按情感脉络而不是时间线排列的,甚至有相对冷门的《雪下得太早》。
如果能遇见这张精选的二手,价格合适可以买买买。
2002年的12月,丰华为致敬两位元老级的大师陈志远和陈复明,为张清芳出了一张翻唱专辑——
《双陈故事》
《双陈故事》的缘起,是丰华开了官方网站,为两位陈老师开了专属网页,没想到涌进来的歌迷非常热情问询。丰华创立人彭国华的遗孀张小燕,就想给两位陈老师做一张不一样的致敬专辑。
于是,够资历的张清芳就成为这张专辑的主唱。两位大师的作品太多,精挑细选也一共只用了20首,这个歌单,就像是飞碟+丰华的音乐断代史。
编曲大师陈志远不愿意出镜,所以一直是侧面和背面。
很有意思的是,当年张清芳和郑人文、陆晓丹出第一张合辑时,编曲就是陈志远。
2011年,陈志远先生去世,台湾举行《如果有一天我不在,树在》陈志远纪念演唱会,大牌云集,当时已经嫁到香港的张清芳现身担纲开场引言歌手,并演唱了《时间的滋味》。
陈复明老师也是写出了很多经典的大师。
在这张专辑中,张清芳和张雨生,两位台湾流行歌坛的高音大神,终于以这样的方式在音乐里相遇。
2004年开年,丰华出了张清芳迄今最近的一张全创作专辑——
《感情生活》
这是张清芳和张曼娟老师的再度合作。
专辑依然是陈志远和陈复明两位大师保驾护航,MV也请的是著名导演瞿友宁和易智言来拍摄。
《感情生活》制作的时候,张清芳和宋学仁正在“感情生活”的恋爱中,专辑发行没几天,两人订婚。
整整一年后,2005年1月4日,两人在香港举行结婚大典。
婚后张清芳连生两个小孩,用她的话说,没有和歌迷好好道别就隐退了,而且错过了进入歌坛20周年的纪念。
但张清芳还是非常喜欢唱歌的,2008年师弟范逸臣办演唱会,她就是嘉宾。当时《海角七号》风暴席卷全华人圈,张清芳于是把复出的“第一次”给了这位师弟。
2010年,出道25周年的张清芳,终于复出在台北小巨蛋举行“你喜欢我的歌吗”演唱会,一出票就卖光光,于是在高雄又加演一场。她把演唱酬劳全部以儿子名义捐出去做善事。
好友刘嘉玲担纲嘉宾。
同时,她还在丰华发行了又一张精选集——
《张清芳 25th 那些你最喜欢的歌》
这套精选的选歌也是不错的,还新加了《我还年轻》的Young版,和《激情过后》的淬炼版,唱出成熟从容的阿芳。
2013年,张清芳担任金钟奖表演嘉宾,演唱著名连续剧主题曲。
2014年,金曲奖25周年,张清芳登台向获得特别贡献奖的老板彭国华致敬,介绍彭先生的生平。阿芳是彭先生生前签下的最后一位歌手。
张清芳本人也是入围金曲奖最多的女歌手之一(演唱类)。
张清芳曾在《等待》专辑里,曾经专门唱了一首催泪的《我带你回家》致敬彭先生。
2015年,张清芳入行30周年,她真是排除万难,在台湾开了非常成功的“芳华盛宴”演唱会,为了让宋先生松口准许,她还请了宋先生最爱的李宗盛担任音乐总监。
音乐教父和金融教父在演唱会同框。
《芳华盛宴》演唱会很成功,但背后也很心酸,当时宋先生在台下突发急病送医,张清芳唱完演唱会立马赶去医院照顾,让人感叹豪门也是不易。
同一年,闽南语第一天后江蕙举行告别演唱会,张清芳担纲惊喜嘉宾,让全场为之疯狂。两人曾经都是点将的歌手,还被传后不见后,其实都是媒体瞎编的,两人私下感情很好。
二姐还翻唱过阿芳的名曲《无人熟识》
阿芳和宋先生的这场婚姻,并不是所谓豪门梦碎,而是一个女人的全方位成长。宋先生乐善好施,在他的鼓励下,2012年起,阿芳每年护士节都会到医院为医生护士义唱,坚持多年。
2016年阿芳和李宗盛大哥在荣总合唱《生命中的每一天》。
2017年她召集了彭佳慧、任贤齐、九孔、萧煌奇等开唱,阿芳同时代的著名主持人高怡平担任司仪。
2018年是李宗盛、任贤齐、A-LIN、范逸臣等。你看,大陆综艺节目请李宗盛比登天还难,阿芳请大哥唱无酬劳的公益演出,却是随叫随到。
2019年这个演出,则变成了比跨年演唱会都要大牌的阵容,包括李宗盛、庾澄庆、萧敬腾、A-LIN、刘若英、黄子佼、艾怡良、徐佳莹等,并进行了线上直播。
不过去年这场,最大的新闻就是,李宗盛承认已经再次结婚啦。
无论是大哥再婚,阿芳离婚,都只是生命里的寻常事,本来变化才是世界的常态吧。
来看看这篇文中的人和事的“后来怎么样了呢?“
桂鸣玉桂姐,EMI鲸吞了她的点将,好嘛,姐就重新造星,她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进入上华唱片旧部重组的华研唱片,以过人慧眼打造了飞轮海、S.H.E等成功艺人
桂姐的外形和气质,都神似S.H.E的陈嘉桦。
2008年,EMI大中华公司被收购而退出亚洲市场,变成金牌大风,2014年金牌大风又被华纳收购。而被环球并购的EMI总公司,又神奇地在2014年宣布重返亚洲市场
阿芳的第三家唱片公司丰华唱片,老板张小燕2017年8月宣布公司易主,但丰华这个名号还在。
阿芳音乐和生活上很长时间的同路人曹俊鸿先生,据说是因为重病不愿意牵连阿芳而分开,老天似乎很照顾他这个老好人,他到大陆来治病,并有了精神寄托,据说竟然好了很多。
同时以本文感谢二十多年来,那些帮助过我的阿芳歌迷会“芳缘百里Family”的芳迷,想念你们!
当然,要祝阿芳姐8月31日生日快乐。
本文虽然准备多时,但仍觉得仓促和遗漏众多,有错误敬请指正。
离婚都离得如此有质感,那个歌坛的东方不败张清芳,今天54岁了